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25的文章

「有限公司」變更登記 【項目:增資、修正章程、出資額轉讓】 所需資料-114.2

一、前置作業: 1、何時要變更?必須預留15天以上的作業時間 2、退股股東的出資額,是全數 轉讓給對方嗎?? 是買賣還是贈與? 3、 增資要增資多少錢? 資金來源是否確實??有沒有外國股東或是法人股東?? 4、有沒有其他要變更的事項? 二、「有限公司」 變更【 項目: 增加資本額 、轉讓出資額、 章程修正」,所需資料如下: 一、負責人最新的身份正反面(影本)、健保卡正面(影本) 二、原登記印鑑章 (如果遺失或找不到,準備一份 印鑑遺失切結書 即可) 三、股東同意書正本 (全體股東親自簽名 、新舊都要 ,如委託本所代辦, 本所會準備簽名文件  ) 四、各股東持有「出資額」的比例 五、新股東的身份證(正反影本)  ( 如果有新股東) 六、 公司 前次 設立/變更登記的 市政府函+登記表/國稅局函、 (影本) 公司章程 七、出資額轉讓的相關文件 , 例如讓渡契約書、金流資料 八 、相關簽名文件 : (如果是委託本所代辦,本所 會準備) (例如 有限公司:需要股東同意書、委託書、出資額轉讓同意書、洗錢防制相關文件) 九、資本額增加應備文件: ① 公司存摺 影本(封面、銀行章頁、股款存入金額頁) ②股款存入後隔日至銀行申請「 存款餘額證明書 」 ,或 隔日存入100元(金額不等)後再刷摺(補刷存摺後的存入金額頁) ③股東的 個人存摺封面、銀行章頁、匯出股款的內頁 十、如果有其他變更項目、或是特許行業設立/變更 : 另外報價,所需文件也不同 註1:以上為參考資料,還是要依實際申辦時為準 註2:預計承辦完成的時間,請抓至少3周;如果有特許行業或其他變更事項,時間會再拉長~~ 註3:負責人要來本所簽名照會  (因應洗錢防制法之必要)   (提醒:如果走「贈與」方式移轉出資額,原則上,都要另外辦「贈與稅」申報 ,檢附稽徵機關核發的「贈與稅繳清證明書」,或「核定免稅證明書或不計入贈與總額證明書」 -->「贈與」的費用及所需資料都另計 如果是「二親等之間」的出資額轉讓,條件更嚴格、查核機率更高,不論是否有價金,不論是贈與或買賣性質,原則上,都要另外辦「贈與稅」申報,費用及所需資料都另計) 註: 「股份」有限公司 的變更流程略有不同,請洽詢事務所確認,謝謝 👉建議: 股款存入日當天,銀行存摺的金額不要有出帳的情況 ,以免還要製作「股款動用明細表...

「有限公司」變更登記 【項目:變更公司所在地(遷址)、修正章程、出資額轉讓、負責人變更】 所需資料-114.2

  一、前置作業: 1、何時要變更?必須預留15天以上的作業時間 2、退股股東的出資額,是全數 轉讓給對方嗎?? 是買賣還是贈與? 雙方有沒有二親等內的關係?? 3、營業場所的地址是不是在台北市?有沒有經過營業場所預審? 4、負責人要變成哪一位? 有沒有外國股東或是法人股東?? 5、有沒有其他要變更的事項? 二、「有限公司」 變更【 項目:公司所在地變更(遷址)、章程修正、轉讓出資額、變更負責人)」,所需資料如下: 一、負責人最新的身份證正反面(影本)、健保卡正面(影本) 二、原登記印鑑章 (如果遺失或找不到,準備一份 印鑑遺失切結書 即可) 三、股東同意書正本 (全體股東親自簽名 、新舊都要 ,如委託本所代辦, 本所會準備簽名文件  ) 四、各股東持有「出資額」的比例 五、新股東的身份證(正反影本)  ( 如果有新股東) 六、 公司 前次 設立/變更登記的 市政府函+登記表/國稅局函、 (影本) 公司章程 七、出資額轉讓的相關文件 , 例如讓渡契約書、金流資料 八、 最近一次的 房屋稅單 (影本)  (要先繳完稅) (如果是登記在 臺北市 ,需另外提供 近三個月的 建物登記謄本或建物所有權狀影本 ) 九、 房屋租賃契約 書 (影本)   (要用 公司行號的名義跟 房東簽約 ) (如果貴司是跟二房東承租,就需要大房東另外出具建物所有權人同意書或轉租同意書) 十、相關簽名文件 : (如果是委託本所代辦,本所 會準備) (例如 有限公司:需要股東同意書、委託書、出資額轉讓同意書、洗錢防制相關文件) 十一、 如果有其他變更項目、或是特許行業設立/變更 : 另外報價,所需文件也不同 註1:以上為參考資料,還是要依實際申辦時為準 註2:預計承辦完成的時間,請抓至少3周;如果有特許行業或其他變更事項,時間會再拉長~~ 註3:負責人要來本所簽名照會  (因應洗錢防制法之必要)   (提醒:如果走「贈與」方式移轉出資額,原則上,都要另外辦「贈與稅」申報 ,檢附稽徵機關核發的「贈與稅繳清證明書」,或「核定免稅證明書或不計入贈與總額證明書」 -->「贈與」的費用及所需資料都另計 如果是「二親等之間」的出資額轉讓,條件更嚴格、查核機率更高,不論是否有價金,不論是贈與或買賣性質,原則上,都要另外辦「贈與稅」申報,費用及所需資料...

淘寶生意如何合法申報進項稅額扣抵-114.2

圖片
先說結論 1、若是採「 集運進貨 」時,建議選擇合法的 報關行 辦理正式報關,以確保進口手續合規。 2、若是為「 零散進貨 」,應在進貨時向 海關或快遞公司或報關行 諮詢正確的申報程序,並取得完整的進口資料。 一般來說, 要走正式或簡易報關的程序,才能取得合法憑證 ; 如未能取得合法的進項憑證,被國稅局抽查到時都有可能被罰。 延伸閱讀: 簡易報關 vs. 正式報關:初創企業的報關選擇指南 對於經營 蝦皮、淘寶 等 電商 業務的賣家而言,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:「如何申報淘寶進貨的營業稅進項扣抵?」要解決這個問題,首先必須理解營業稅的運作原則。 營業稅的基本概念 作為企業經營者,你扮演的是政府的「代收稅人」,即向消費者收取銷項稅後,扣除可扣抵的進項稅,再將差額繳納給政府。因此, 進貨時若未取得合法憑證,將無法扣抵進項稅, 可能會導致多繳稅款。 常見錯誤與風險 在實務操作中,許多業者因為使用私人集運或低報進口金額,而未正確申報進貨稅額,這將帶來以下三大風險: 1、發票問題: 若 寄件人名稱與實際採購公司不符 ,將導致進口發票(Invoice)開立錯誤,無法作為合格的進項憑證。 2、進口低報: 低報進口金額、品名或數量,可能使帳面存貨異常 ,短期內或許不會被查核,但 當營業額增加時 ,將大幅提高國稅局查核的風險。 一旦遭查獲,將需補稅並面臨罰款。 3、金流問題: 若交易付款對象與進貨來源不符 ,例如直接將款項匯入中國第三方支付或代儲公司,可能涉及協助逃漏稅或違反洗錢防制法,甚至產生刑責。 合法解決方案 若要合規經營,可依據進貨方式選擇適當的申報方式: 1、小額進貨(跑單幫): 請洽詢海關或 快遞公司或報關行 ,確認進口稅及營業稅的繳納方式。 建議選擇合法的 快遞公司或報關行 ,避免使用私人集運,以免遭遇稅單造假的問題。 低報進口價格 雖能短期內減少進口稅,但 海關系統會勾稽數據 ,一旦被查獲,將面臨補稅及罰款。 2、批量進貨(正式進口): 進口金額超過 5 萬元時,應透過報關行 辦理正式報關。 海關將代徵營業稅,並提供正式的進口報關單,該文件可作為進項扣抵憑證。 結論 若你的生意模式是建立在「少繳應繳稅款」之上,例如 進口時未繳營業稅、銷售時又以小規模營業人免開發票的方式規避稅負,這樣的策略稅務風險極高 。 (只是有沒有被抽查到而已) 建議透過正當的訂價策略與成本管控來維...

「有限公司」變更登記 【項目:變更公司所在地(遷址)、修正章程、出資額轉讓、增資】 所需資料-114.2

一、前置作業: 1、何時要變更?必須預留15天以上的作業時間 2、退股股東的出資額,是全數 轉讓給對方嗎?? 是買賣還是贈與? 3、營業場所的地址是不是在台北市?有沒有經過營業場所預審? 4、增資要增資多少錢? 資金來源是否確實??有沒有外國股東或是法人股東?? 5、有沒有其他要變更的事項? 二、「有限公司」 變更【 項目:公司所在地變更(遷址)、修正章程、出資額轉讓、增加資本額)」,所需資料如下: 一、負責人最新的身份正反面(影本)、健保卡正面(影本) 二、原登記印鑑章 (如果遺失或找不到,準備一份 印鑑遺失切結書 即可) 三、股東同意書正本 (全體股東親自簽名 、新舊都要 ,如委託本所代辦, 本所會準備簽名文件  ) 四、各股東持有「出資額」的比例 五、新股東的身份證(正反影本)  ( 如果有新股東) 六、 公司 前次 設立/變更登記的 市政府函+登記表/國稅局函、 (影本) 公司章程 七、出資額轉讓的相關文件 , 例如讓渡契約書、金流資料 八、 最近一次的 房屋稅單 (影本)  (要先繳完稅) (如果是登記在 臺北市 ,需另外提供 近三個月的 建物登記謄本或建物所有權狀影本 ) 九、 房屋租賃契約書 (影本)   (要用 公司行號的名義跟 房東簽約) (如果貴司是跟二房東承租,就需要大房東另外出具建物所有權人同意書或轉租同意書) 十、相關簽名文件 : (如果是委託本所代辦,本所 會準備) (例如 有限公司:需要股東同意書、委託書、出資額轉讓同意書、洗錢防制相關文件) 十一、資本額增加應備文件: ① 公司存摺 影本(封面、銀行章頁、股款存入金額頁) ②股款存入後隔日至銀行申請「 存款餘額證明書 」 ,或 隔日存入100元(金額不等)後再刷摺(補刷存摺後的存入金額頁) ③股東的 個人存摺封面、銀行章頁、匯出股款的內頁 十二、如果有其他變更項目、或是特許行業設立/變更 : 另外報價,所需文件也不同 註1:以上為參考資料,還是要依實際申辦時為準 註2:預計承辦完成的時間,請抓至少3周;如果有特許行業或其他變更事項,時間會再拉長~~ 註3:負責人要來本所簽名照會  (因應洗錢防制法之必要)   (提醒:如果走「贈與」方式移轉出資額,原則上,都要另外辦「贈與稅」申報 ,檢附稽徵機關核發的「贈與稅繳清證明書」,或「核定免稅證明...

網友提問:請問像是 uber這類的taxi收據,可以報帳嗎??-114.1

🚖  Taxi 收據能否報帳? 答案是:可以,但有條件!  📝 如果公司員工搭乘計程車產生的交通費,是 業務相關的必要支出 ,並且符合報帳規定,就可以報帳。 但是,報帳應提供三聯式統一發票或公司/行號的相關收據。 👉Uber 台灣提供的收據僅是電子憑證,不符合發票格式要求,不能直接抵扣進項稅額。 💢至於如何處理 Uber 支出?   方法 1: 將 Uber 行程收據列為零星業務支出,附上出差或洽公紀錄,稅局通常不會刁難。  但 如果太頻繁,也可能會懷疑是家庭或個人消費使用,進而被剔除補稅+罰。   方法 2: 若 Uber 服務的合作車行有開立統一發票,可向該車行索取正式發票。 所以一般來說,如果要報帳,就要另外附上 出差證明 (也就是出差報告單),證明是跟公司營運有關 才行,但也 只能當公司的費用,不能抵營業稅。 🚨  注意稅務風險 根據財政部規定,若報帳金額過大且缺乏明確的業務用途說明,可能會被 視為公司福利費 或 私人支出 ,無法列為公司費用。因此建議保留以下資料: 行程紀錄 (例如 Google 日曆) 洽公證明 (會議邀請函、合約等) 相關連結: uber行程收據下載 本文所提供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係基於現行法規所提供。現行法規未來可能改變,且主管機關之個案解釋亦可能不同,甚或回溯生效。未來如有法規改變、發佈新的解釋函令、或有不同之個案解釋,本所並無義務通知上述改變,以及對本案所提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之影響。本文僅供參考。未事先經作者書面同意,任何人不得以本文所載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資訊作為商業或其他決定之依據。 任何第三人不得以曾閱覽本文為由,向本所主張任何權利 (不論係以契約、損害賠償或其他法律關係為基礎)。

網友提問:獎金是去年發生的成交情形,但都要今年發放,不是可以與銷售人員約定發放時間點嗎?--114.1

圖片
請問會計師: 獎金是去年發生的成交情形,但都要今年發放,這樣要怎麼報帳? 會計師回答: 個人的所得: 114年實際付錢,就會報在銷售人員114年的所得 (現金制)  公司的費用: 因為是113年度發生的,會報在113年度的公司費用 (權責制) 以下進一步解析為何會這樣處理: 🔎 個人所得認列(現金制) 依據《所得稅法》規定,個人的 薪資或獎金所得 ,以 實際收到的時間點 為認列標準。因此,即便該獎金是因 113年度的業績 所產生,但若是 114年度發放 ,則該所得會被認列在 銷售人員114年的個人所得 中,並於114年的 扣繳憑單 上列示。 👉 簡單來說 : 什麼時候收到錢,就報哪一年的所得。 🔎 公司費用認列(權責制) 公司在編列財務報表時,採 權責發生制 原則,這意味著 費用發生的年度 決定了其認列年度,而 不是付款時間 。 因此,儘管獎金在 114年支付 ,但因其對應的是 113年度的業績 ,公司應將該筆費用認列為 113年度的費用 ,並在 113年的財報及申報中 列示。 👉 簡單來說 : 什麼時候業績達成,就報哪一年的費用。 ⚠️ 注意的稅務事項 : 1️⃣ 現金制 vs. 權責制的差異 這種認列差異,是因為個人和公司的 所得稅制度不同 。 個人所得稅遵循 現金制 ,而公司費用遵循 權責制 。 2️⃣ 扣繳義務 公司在 114年發放獎金時 ,應依 114年的扣繳稅率表 扣繳稅款,並在 114年的扣繳憑單 中申報。 🧩 實務小提醒 若公司有大筆獎金延遲發放,建議檢視一下 獎金發放規範 ,避免被稅局質疑是否有刻意 遞延費用或所得 的情形。 💡 舉例說明: 這樣的處理方式,符合現行稅法規定,稅局通常不會有異議!😊 本文所提供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係基於現行法規所提供。現行法規未來可能改變,且主管機關之個案解釋亦可能不同,甚或回溯生效。未來如有法規改變、發佈新的解釋函令、或有不同之個案解釋,本所並無義務通知上述改變,以及對本案所提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之影響。本文僅供參考。未事先經作者書面同意,任何人不得以本文所載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資訊作為商業或其他決定之依據。 任何第三人不得以曾閱覽本文為由,向本所主張任何權利 (不論係以契約、損害賠償或其他法律關係為基礎)。

🔎 國稅局營業稅查核的 8 大選查指標- 114.1

除了常見的查核重點,國稅局在實務上還會綜合多項指標來選定查核對象。 以下是更全面的查核風險提示,供企業經營者參考,降低被查核的風險。 1️⃣  異常的進出口報關數據 國稅局會 比對公司的進出口報關數據與營業稅申報數據 。如果發現有重大差異,例如:報關時的進口貨物價值高,但銷售額申報卻過低,這樣的異常數據會觸發查核。 2️⃣  銷售額與員工人數比例不合理 的營業人 如果公司報的銷售額與員工人數不成比例,也會引起國稅局的關注。通常會以 同業比較 的方式來判斷。如果同規模的公司有較高的銷售額,而您公司的數據偏低,這可能會被認為有漏報收入的情況。 3️⃣  有 漏開或短開發票 紀錄的營業人 國稅局會追蹤曾有違規紀錄的公司,特別是 漏開或短開發票 的情況。如果公司有過這類紀錄,必須注意後續申報的正確性,否則容易再次成為查核對象。 4️⃣ 長期累積巨額留抵稅額 的營業人 如果公司長期 申報大量的進項稅額抵扣銷項稅額 ,但營業收入卻不成正比,這種情況會被認為是異常稅務行為。國稅局通常會針對這類公司進行深入調查。 5️⃣ 頻繁申請退稅 的營業人 國稅局對於頻繁申請退稅的企業特別敏感。如果公司經常申請退稅,不論是 出口退稅或是固定資產退稅 ,尤其是金額較大的情況,將增加查核風險。建議在退稅申請時附上完整的憑證與說明,以減少疑慮。 6️⃣ 申報不一致或有重大差異 的營業人 如果公司在不同稅務申報表中的數據不一致,或 與上一期相比有重大差異 ,國稅局會將這些異常變化視為潛在的查核理由。例如:銷售額突然暴增或暴跌、進項稅額異常變動等。 7️⃣  銷售額長期低於同業平均水準 國稅局會比對同業數據,若發現某公司的銷售額長期低於行業平均值,就會視為異常狀況,可能存在 漏報收入或少報銷售額 的風險,進而展開查核。 8️⃣  經常被檢舉未開發票 的營業人 被檢舉的記錄會被國稅局系統列為高風險,會 被稅務員註記!! 如果多次未依規定開發票,將大幅提高查核機率,建議立即改善開發票的習慣,避免成為重點對象。 📌 國稅局的查核方法 📊 電子發票數據比對 :國稅局會透過電子發票平台,查核您的銷項數據與進項稅額的合理性。 🔄 第三方交易比對 :國稅局會從金融機構、第三方平台(例如外送平台、電商平台)取得交易資料,與您的申報數據進行比對。 💼 實地訪查 :...

員工的薪資到底要不要申報? 不申報會不會比較好??如果申報員工薪資,會因未投保勞健保而增加查稅風險嗎?

圖片
問題一、如果不申報薪資會不會比較好? 不申報薪資 表面上看似可以避免稅務機關的查核,但實際上風險更大,而且可能衍生出許多 法律問題和罰款 。 以下是詳細分析為什麼 不申報薪資 不是一個好選擇,以及不申報可能面臨的 風險 。 📌 不申報薪資的風險分析 1️⃣ 違反稅法規定,導致罰款 依據《所得稅法》規定,企業若未如實申報 薪資支出 ,將被視為 逃漏稅 行為。稅務機關可以: 補稅 :要求公司補繳未申報的稅款。 處罰 :處以未申報金額 數倍的 罰鍰。 🔴 風險 : 如果公司長期不申報薪資,一旦被查到,稅務機關會認定公司有 意圖逃漏稅 ,處罰會更加嚴重。 2️⃣ 員工可能檢舉公司 如果公司不申報員工薪資,員工可能因為 無法享有薪資所得扣除額 、 無法申請退稅 或 沒有勞健保保障 而向 國稅局檢舉 。 🔴 風險 : 員工檢舉案件 通常會受到稅務機關重視,一旦被查到,公司可能面臨稅務補稅及罰款。 若員工申請 勞保給付 (如失業、傷病或退休),但因未投保無法申領,員工有權向 勞動部 或 勞保局 檢舉。 3️⃣ 與員工發生勞資糾紛 未申報薪資可能導致員工 缺少正式的薪資證明 ,而這些證明通常是 貸款 、 租房 、 信用卡申請 等的重要文件。員工在無法提供薪資證明時,可能會對公司產生不滿,甚至引發 勞資糾紛 。 🔴 風險 : 員工若向 勞工局 或 國稅局 檢舉,公司可能被追繳稅款和罰款。 勞動部門可能對公司 開罰 ,並要求公司補繳勞健保費用。 4️⃣ 稅務查核更難避開 國稅局通常會比對公司 費用支出 與 勞健保名冊 的異常情況。若發現公司有 人員支出但無薪資申報 ,就會視為異常,進一步 展開稅務查核 。 🔴 風險 : 費用異常 :公司若有高額的費用支出,但無人事成本,會引發稅務機關的懷疑。 查核範圍擴大 :一旦被查,稅務機關通常會針對公司 過去數年 的帳務進行全面查核,增加公司的查稅風險。 📌 不申報 VS 如實申報的比較 📌 實務建議:如實申報薪資更安全 1️⃣ 如實申報薪資,降低稅務風險 確保公司帳務透明,薪資支出符合申報規定,避免被查稅和罰款。 2️⃣ 按規定為員工投保勞健保 保障員工的基本權益,避免勞資糾紛和勞保局的罰款。 3️⃣ 準備完整的薪資證明文件 包括 薪資單據 、 銀行轉帳紀錄 、 勞健保名冊 等,以備查核時使用。 結論 不申報薪資可能帶來短期的現金流...

員工(居住者)薪資所得免稅額申報表_114年~113年

圖片
  114 年~113年-員工薪資所得免稅額申報表-居住者適用 依據 《 薪資所得扣繳辦法 》 ,凡公教軍警人員及公私事業或團體 按月給付之 薪資 ,除符合《所得稅法》規定之免稅範圍外,所有薪資受領人均應向其服務單位之扣繳義務人填報 免稅額申報表 。申報表須載明符合《所得稅法》第十七條規定之免稅額扣除資格,包括 配偶及受扶養親屬的姓名、出生年月日及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等資訊。 📌 重要提醒: 未填寫 免稅額申報表者 , 每月 固定 薪資所得超過 40,020 元 ,應依法代扣 5% 所得稅。 已填寫 免稅額申報表者 , 每月 固定 薪資所得超過 88,501 元 ,依 《薪資所得扣繳稅額表》 計算並扣繳所得稅;若未超過該標準,則免予扣繳。 💼 扣繳稅額對照表-114年度 (113年度也適用): 薪資所得範圍(元) 未填寫 申報表        已填寫 申報表 40,019 以下        免扣               免扣 40,020 ~ 88,500    代扣 5%               免扣 88,501 以上    代扣 5%           查表扣繳 (註:薪資所得扣繳稅額表若有更新,應依國稅局最新版本適用。) 📢 非固定薪資扣繳說明: 針對 年終獎金、三節獎金 等 非固定 薪資 ,若 每次 給付金額 未達《 薪資所得扣繳稅額表 》無配偶及無受扶養親屬者之起扣標準 (114年度及113年度為88,501元) ,則免予扣繳;達起扣標準者,應按給付金額 全額扣取 5 % 稅款。 範例說明: 本公司於 114 年 1 月發放績效獎金給員工甲及員工乙,分別為 50,000 元 和 120,000 元 。 甲員工 :績效獎金 50,000 元 ,未達起扣標準, 免予扣繳 。但本公司 仍需依法列單申報 。 乙員工 :績效獎金 120,000 元 ,達起扣標準,應於給付時扣取 6,000 元 (120,000 元 × 5%)稅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