🔎 國稅局營業稅查核的 8 大選查指標- 114.1
- 取得連結
- X
- 以電子郵件傳送
- 其他應用程式
除了常見的查核重點,國稅局在實務上還會綜合多項指標來選定查核對象。
以下是更全面的查核風險提示,供企業經營者參考,降低被查核的風險。
1️⃣ 異常的進出口報關數據
國稅局會比對公司的進出口報關數據與營業稅申報數據。如果發現有重大差異,例如:報關時的進口貨物價值高,但銷售額申報卻過低,這樣的異常數據會觸發查核。
2️⃣ 銷售額與員工人數比例不合理的營業人
如果公司報的銷售額與員工人數不成比例,也會引起國稅局的關注。通常會以同業比較的方式來判斷。如果同規模的公司有較高的銷售額,而您公司的數據偏低,這可能會被認為有漏報收入的情況。
3️⃣ 有漏開或短開發票紀錄的營業人
國稅局會追蹤曾有違規紀錄的公司,特別是漏開或短開發票的情況。如果公司有過這類紀錄,必須注意後續申報的正確性,否則容易再次成為查核對象。
4️⃣ 長期累積巨額留抵稅額的營業人
如果公司長期申報大量的進項稅額抵扣銷項稅額,但營業收入卻不成正比,這種情況會被認為是異常稅務行為。國稅局通常會針對這類公司進行深入調查。
5️⃣ 頻繁申請退稅的營業人
國稅局對於頻繁申請退稅的企業特別敏感。如果公司經常申請退稅,不論是出口退稅或是固定資產退稅,尤其是金額較大的情況,將增加查核風險。建議在退稅申請時附上完整的憑證與說明,以減少疑慮。
6️⃣ 申報不一致或有重大差異的營業人
如果公司在不同稅務申報表中的數據不一致,或與上一期相比有重大差異,國稅局會將這些異常變化視為潛在的查核理由。例如:銷售額突然暴增或暴跌、進項稅額異常變動等。
7️⃣ 銷售額長期低於同業平均水準
國稅局會比對同業數據,若發現某公司的銷售額長期低於行業平均值,就會視為異常狀況,可能存在漏報收入或少報銷售額的風險,進而展開查核。
8️⃣ 經常被檢舉未開發票的營業人
被檢舉的記錄會被國稅局系統列為高風險,會被稅務員註記!!
如果多次未依規定開發票,將大幅提高查核機率,建議立即改善開發票的習慣,避免成為重點對象。
📌 國稅局的查核方法
- 📊 電子發票數據比對:國稅局會透過電子發票平台,查核您的銷項數據與進項稅額的合理性。
- 🔄 第三方交易比對:國稅局會從金融機構、第三方平台(例如外送平台、電商平台)取得交易資料,與您的申報數據進行比對。
- 💼 實地訪查:針對異常公司,國稅局有可能安排實地訪查,驗證公司的營運情況和財務報表的真實性。
📣 降低查核風險的小建議
✅ 定期檢查公司財務報表與稅務申報的一致性
✅ 確保每一筆交易都有開立發票
✅ 提早發現異常稅務風險,及早處理
✅ 諮詢專業會計人員,定期審視稅務合規情況
做好稅務合規,降低不必要的麻煩和風險!💼📋
本文所提供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係基於現行法規所提供。現行法規未來可能改變,且主管機關之個案解釋亦可能不同,甚或回溯生效。未來如有法規改變、發佈新的解釋函令、或有不同之個案解釋,本所並無義務通知上述改變,以及對本案所提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之影響。本文僅供參考。未事先經作者書面同意,任何人不得以本文所載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資訊作為商業或其他決定之依據。任何第三人不得以曾閱覽本文為由,向本所主張任何權利(不論係以契約、損害賠償或其他法律關係為基礎)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