🔎 營業稅報錯了怎麼辦?國稅局營業稅查核的 選查指標- 114.5

除了常見的查核重點,國稅局在實務上還會綜合多項指標來選定查核對象。

以下是更全面的查核風險提示,供企業經營者參考,降低被查核的風險。


🚫 以非供本業使用之進項憑證扣抵銷項稅額

📌 案例老闆購買冷氣裝設於老闆的住宅,請冷氣公司開自己公司的發票,拿來抵營業稅。

會計師提醒進項發票是否可扣抵,需與本業有關。非本業使用的支出,請勿用來抵稅🛑。



🚫異常的進出口報關數據

國稅局會比對公司的進出口報關數據與營業稅申報數據。如果發現有重大差異,例如:報關時的進口貨物價值高,但銷售額申報卻過低,這樣的異常數據會觸發查核。



🚫 銷售額與員工人數比例不合理的營業人

如果公司報的銷售額與員工人數不成比例,也會引起國稅局的關注。通常會以同業比較的方式來判斷。如果同規模的公司有較高的銷售額,而您公司的數據偏低,這可能會被認為有漏報收入的情況。


🚫 漏開或短開發票紀錄的營業人

國稅局會追蹤曾有違規紀錄的公司,特別是漏開或短開發票的情況。如果公司有過這類紀錄,必須注意後續申報的正確性,否則容易再次成為查核對象。


🚫 長期累積巨額留抵稅額的營業人

如果公司長期申報大量的進項稅額抵扣銷項稅額,但營業收入卻不成正比,這種情況會被認為是異常稅務行為。國稅局通常會針對這類公司進行深入調查。


🚫 頻繁申請退稅的營業人

國稅局對於頻繁申請退稅的企業特別敏感。如果公司經常申請退稅,不論是出口退稅或是固定資產退稅,尤其是金額較大的情況,將增加查核風險。建議在退稅申請時附上完整的憑證與說明,以減少疑慮。


🚫 申報不一致或有重大差異的營業人

如果公司在不同稅務申報表中的數據不一致,或與上一期相比有重大差異,國稅局會將這些異常變化視為潛在的查核理由。例如:銷售額突然暴增或暴跌、進項稅額異常變動等。


🚫 銷售額長期低於同業平均水準

國稅局會比對同業數據,若發現某公司的銷售額長期低於行業平均值,就會視為異常狀況,可能存在漏報收入或少報銷售額的風險,進而展開查核。


🚫經常被檢舉未開發票的營業人

被檢舉的記錄會被國稅局系統列為高風險,會被稅務員註記!!

如果多次未依規定開發票,將大幅提高查核機率,建議立即改善開發票的習慣,避免成為重點對象。

會計師提醒誠實開立發票更划算,也要記得跟上游廠商拿發票,因為可用進項稅額扣抵營業稅,合法又安心😴。

🚫有營業事實,但未跟國稅局申請「稅籍登記」

📎 法源依據

  • 《營業稅法》第45條:未依規定申請稅籍登記者,得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。

會計師提醒開店前務必完成「稅籍」登記,不僅合法,還能避免罰款。別讓「忘記」成為最昂貴的錯誤💸。


🚫開立非實際交易對象的銷貨發票

📌 案例:老闆開了一間工程行,知道朋友缺費用,想說幫忙開發票給對方抵稅。

會計師提醒:請勿這樣做,被查到雙方都有罰則😅。


📌 國稅局的查核方法

  • 📊 電子發票數據比對:國稅局會透過電子發票平台,查核您的銷項數據與進項稅額的合理性。
  • 🔄 第三方交易比對:國稅局會從金融機構、第三方平台(例如外送平台、電商平台)取得交易資料,與您的申報數據進行比對。
  • 💼 實地訪查:針對異常公司,國稅局有可能安排實地訪查,驗證公司的營運情況和財務報表的真實性。



📣 降低查核風險的小建議

✅ 定期檢查公司財務報表與稅務申報的一致性
✅ 確保每一筆交易都有開立發票
✅ 提早發現異常稅務風險,及早處理
✅ 諮詢專業會計師或記帳士,定期審視稅務合規情況


🔍 結語:小錯累積會變大罰📋

做好稅務合規,降低不必要的麻煩和風險!💼


台北會計師推薦 記帳士推薦 公司設立 行號設立 記帳報稅 工商登記 創業諮詢
本文所提供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係基於現行法規所提供。現行法規未來可能改變,且主管機關之個案解釋亦可能不同,甚或回溯生效。未來如有法規改變、發佈新的解釋函令、或有不同之個案解釋,本所並無義務通知上述改變,以及對本案所提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之影響。本文僅供參考。未事先經作者書面同意,任何人不得以本文所載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資訊作為商業或其他決定之依據。任何第三人不得以曾閱覽本文為由,向本所主張任何權利(不論係以契約、損害賠償或其他法律關係為基礎)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

勞務所得(勞務費、稿費、兼職薪資),如何扣繳稅款及扣取二代健保補充保費?114.5

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方式及介紹-書審、所得額標準、同業淨利、查帳、會計師稅務簽證_113.8

獨資合夥組織 (行號) ,新增營利所得,線上申報綜合所得稅 教學 (114.5版)

公司車輛過戶至他人(其他公司或個人)名下的重點分析-114.5

網友提問:請問像是 uber這類的taxi收據,可以報帳嗎??-114.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