員工的薪資到底要不要申報? 不申報會不會比較好??如果申報員工薪資,會因未投保勞健保而增加查稅風險嗎?
- 取得連結
- X
- 以電子郵件傳送
- 其他應用程式
📌 不申報薪資的風險分析
1️⃣ 違反稅法規定,導致罰款
依據《所得稅法》規定,企業若未如實申報薪資支出,將被視為逃漏稅行為。稅務機關可以:
- 補稅:要求公司補繳未申報的稅款。
- 處罰:處以未申報金額數倍的罰鍰。
🔴 風險:
如果公司長期不申報薪資,一旦被查到,稅務機關會認定公司有意圖逃漏稅,處罰會更加嚴重。
2️⃣ 員工可能檢舉公司
如果公司不申報員工薪資,員工可能因為無法享有薪資所得扣除額、無法申請退稅或沒有勞健保保障而向國稅局檢舉。
🔴 風險:
- 員工檢舉案件通常會受到稅務機關重視,一旦被查到,公司可能面臨稅務補稅及罰款。
- 若員工申請勞保給付(如失業、傷病或退休),但因未投保無法申領,員工有權向勞動部或勞保局檢舉。
3️⃣ 與員工發生勞資糾紛
未申報薪資可能導致員工缺少正式的薪資證明,而這些證明通常是貸款、租房、信用卡申請等的重要文件。員工在無法提供薪資證明時,可能會對公司產生不滿,甚至引發勞資糾紛。
🔴 風險:
- 員工若向勞工局或國稅局檢舉,公司可能被追繳稅款和罰款。
- 勞動部門可能對公司開罰,並要求公司補繳勞健保費用。
4️⃣ 稅務查核更難避開
國稅局通常會比對公司費用支出與勞健保名冊的異常情況。若發現公司有人員支出但無薪資申報,就會視為異常,進一步展開稅務查核。
🔴 風險:
- 費用異常:公司若有高額的費用支出,但無人事成本,會引發稅務機關的懷疑。
- 查核範圍擴大:一旦被查,稅務機關通常會針對公司過去數年的帳務進行全面查核,增加公司的查稅風險。
📌 不申報 VS 如實申報的比較
📌 實務建議:如實申報薪資更安全
1️⃣ 如實申報薪資,降低稅務風險
- 確保公司帳務透明,薪資支出符合申報規定,避免被查稅和罰款。
2️⃣ 按規定為員工投保勞健保
- 保障員工的基本權益,避免勞資糾紛和勞保局的罰款。
3️⃣ 準備完整的薪資證明文件
- 包括薪資單據、銀行轉帳紀錄、勞健保名冊等,以備查核時使用。
結論
不申報薪資可能帶來短期的現金流便利,但長期來看風險極高。如果公司被查到未申報薪資,不僅需要補繳稅款,還可能面臨重罰。因此,建議如實申報薪資,並依規投保勞健保,這樣才能有效降低稅務和法律風險。
問題二、如果申報員工薪資,會因未投保勞健保而增加查稅風險嗎?
是的,未為員工投保勞健保可能會增加查稅風險。
稅務機關及勞健保局,在查核企業申報的薪資支出時,通常會比對公司為員工投保的勞健保人數,如果公司申報的薪資人數與實際勞健保投保人數不一致,可能會引起稅務機關及勞健保局的注意,進而增加被查稅及追補勞健保費的風險。
投保單位未依規定申報員工參加勞保,或低報員工投保薪資,或未依規定負擔員工保險費用,有無相關罰則?
主要風險來源:
員工人數不符
- 公司申報的薪資人數,若超過公司投保勞健保的人數,稅務機關可能認為公司有虛報薪資費用以降低營利所得稅的情況。
隱藏的聘僱關係
- 未為員工投保勞健保,可能被視為公司隱藏實際聘僱關係,逃避繳納相關保費。這不僅涉及稅務風險,還可能面臨勞動檢查與勞保局追溯罰款的風險。
異常薪資支出
- 如果公司申報高額的薪資支出,但勞健保名冊上的人數明顯較少,稅務機關可能會進一步要求公司提供薪資發放紀錄、銀行轉帳證明等文件,以確認薪資的真實性。
📌 實務上常見的稅務查核情況:
如何降低查稅風險?
按規定為員工投保勞健保
- 確保每位員工的勞健保均已投保,並定期核對勞健保名冊與薪資申報人數是否一致。
提供完整薪資證明文件
- 在申報薪資支出時,準備好薪資單據、銀行轉帳紀錄、勞健保名冊等,以備查核時使用。
申報符合實際情況
- 確保薪資申報與實際支付相符,避免虛報或少報薪資。
結論
未為員工投保勞健保確實會增加公司被查稅及追補勞健保費的風險,建議企業務必按照規定為員工投保,並準備好相關的薪資發放證明,以降低稅務風險和合規風險。
本文所提供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係基於現行法規所提供。現行法規未來可能改變,且主管機關之個案解釋亦可能不同,甚或回溯生效。未來如有法規改變、發佈新的解釋函令、或有不同之個案解釋,本所並無義務通知上述改變,以及對本案所提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之影響。本文僅供參考。未事先經作者書面同意,任何人不得以本文所載之建議、評論、分析或其他資訊作為商業或其他決定之依據。任何第三人不得以曾閱覽本文為由,向本所主張任何權利(不論係以契約、損害賠償或其他法律關係為基礎)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