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您領到 薪水、勞務費或租金 時,有沒有發現實際入帳的金額比應領的少了一點?這可能是因為 「各類所得扣繳」 的關係! 📌 什麼是各類所得扣繳? 簡單來說,就是 支付單位(如公司、行號、協會)在給你錢之前,先幫政府預扣一部分稅款,再把剩下的給您 ,確保國家稅收不會漏掉。 📍 舉幾個實際的例子 : ✅ 薪資所得 :公司發薪水時,若超過一定門檻,原則上就要依照 薪資扣繳率表 預扣所得稅。 參考: 員工(居住者)薪資所得免稅額申報表 範例 :小明月薪 10 萬元 ,公司幫他預扣 5% 也是就 5,000 元 所得稅,最後實領 95,000 元 。 ✅ 執行業務所得 (例如講師、律師、會計師):單筆支付超過 2 萬元 就要預扣 10% 。 範例 :大學請教授演講,支付 3 萬元 ,扣 3,000 元 ,實領 27,000 元 。 ✅ 租金所得 :「 個人」 租房給公司行號時,需先被扣 10% 所得稅。 範例 :房東原本應收租 5 萬元 ,但公司先扣 5,000 元 ,房東最後拿到 45,000 元 。 💡 別忘了二代健保補充保費! 如果單筆 超過一定金額 ,除了扣稅,還會多扣 2.11%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。 🩺 舉例 : 小明租房給公司,月租 10 萬元 ,除了預扣 1 萬元稅 ,還會再被扣 2,110 元健保補充保費 ,最後拿到 86,890 元 。 📢 提醒你 :這些預扣的金額,還是可以在年度報稅時申報,看看能不能退稅或補繳哦!😉 📌 支付單位(像是公司行號)有要做什麼嗎?? 當然!公司(或其他扣繳義務人)在支付這些款項時, 有幾個重要的義務 要遵守,不然可能會被罰哦!📢 📌 扣繳義務人 (如 公司、行號)需要做的事 : ✅ 1. 預扣稅款 &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在支付薪資、租金、執行業務報酬等款項時,若超過 扣繳 門檻,公司需 依規定預扣所得稅 。 如果超過 補充健保費 門檻 (如租金、執行業務所得等單筆超過 20,000 元),還要 額外扣 2.11% 補充保費 ,並繳交給健保局。 ✅ 2. 按時申報 & 繳納 預扣繳的所得稅 , 次月 10 日前 一定要去銀行繳納。 補充健保費 則是 次月底前 繳給健保局。 逾期繳款,公司(行號)可能會被罰款! ⛔ ✅ 3. 年度扣繳憑單申報 隔年 1 月底...